【北越河內景點】越南民族學博物館Vietnam Museum of Ethnology

越南是世界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南、北、中越共由五十四個民族所組成,人口組成主要為京族共占87%、少數民族13%。

來到越南,欲了解越南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不容錯過距離河內市區8公里的民族博物館。

民族博物館收錄許多邊境與少數民族文化,囊括食衣住行種類,並分為室內與室外展區,主要建築為兩層樓。

 

 


售票口

室外展區,可以走訪,有實體還原的高腳屋和石版屋

圓形中空的一樓博物館大廳。

入口旁的櫃台

越南與中國南部邊境很接近,且是倚靠水稻農業發展之國家,自然有很相近的農耕用具。

水上木偶,農家子弟農暇之餘自娛娛人

掛上滿滿竹簍的腳踏車

54個少數民族臉譜,寬闊平地與深山邊界的民族服飾和長相不盡相同。

一大面牆有少數民族的分布。

農忙時期的越南莊稼子弟,琳瑯滿目的農務用具。

越南人亦有祖靈信仰,祭祀供桌與中國文化亦有相關。

不同民族使用的農耕用具亦不相同。

婚喪喜慶乃人生大事,在民族博物館展示出少數民族的婚禮。鮮豔奪目的布料和禮服,展現喜悅之情。

往二樓展區,螺旋狀的走廊旁陽光灑落,明亮極了!

不同民族所穿著的服飾和顏色有所變化。

靠近中國南方的邊境少數民族,就連擺設與壁紙與中國本土文化相似,以大紅色為主題性,帖子上亦書寫著漢字。

以野獸皮毛作為原料的包包。

捕魚的竹簍。

高聳入雲霄的南越少數民族裝置藝術

開懷大笑的木偶,似無憂無慮的生活。

金碧輝煌的木偶,莊嚴又高貴。

各種家禽獸類面具。

越南的斗笠與臺灣莊稼人的斗笠差別在於越式斗笠是一種以熟成竹子作為胎骨再附上以層層且堅韌葵絲編製而成的寬大帽子,且使用絲線固定,故呈圓錐形。
而圓錐形的外表,不僅可以遮陽,農忙時可以摘下斗笠舀水解渴。

展示的迴廊,慢下腳步,細細欣賞櫥窗擺設,也非常精彩。

扁舟,以竹子製成。

二樓的大象展示區。

早年以大象作為農耕與移動工具,近年馴服大象同時考慮人道,盡量減少象群的捕捉和利用,雖然在泰國等東南亞仍常見騎乘大象的服務,能減少就減少吧!

防止蚊蟲和蛇侵擾的高腳屋,與西雙版納建築非常相似

水上木偶戲的人偶們、龍和其他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