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林業生活館位在烏來老街的後段,比較靠近台車烏來站跟烏來瀑布,這裡是一棟地上一層,地下兩層的建築物,隸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裡面有詳細介紹烏來林業發展歷程,看板的部分比較偏多,至於一些古董、古物的部分就比較少一些,但對於歷史了解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館內不定期會舉辦一些像是木器手工藝DIY的教學活動,或是一些導覽的活動,而且後方還有一個平台可以欣賞烏來瀑布的絕美景色,必來。
★烏來林業生活館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瀑布路1之2號號
–電話:02 2661 6780
–營業時間:09:00–17:00(週二休息)
一樓
啟動烏來-林業
日本時代約1900年,日本人來到烏來筏木,開啟產業,建立聚落,最古早的鐵道運柴工具台車也是!
三車一艇的烏來觀光
烏來觀光的興盛,帶動當地產業活絡,大家都想發觀光財!
除了台車、瀑布的美景外,到清流園觀賞山地歌舞表演更是這裡的大賣點!
視聽教室
一段期間都會更壞不一樣的影片,讓大家坐在這裡休息之際,也可以了解一下這裡的歷史!
搖擺當年-鐵支路影像物語特展
「台灣鐵道發展史」:西元1885年~
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深知鐵路對國防軍事與政治經濟發展之重要,
遂將淞路使用的枕木、軌用輪船運至台灣建「台北一基隆」的首條路,於189年車,開啟台灣路新頁。
日治時期,開闢縱貫線,西元1914年「基隆一高雄」全線通車。
「淡水線」:西元1901年-1988年
臺灣第一條鐵路支線,稱「北線」起點「臺北站」跨越基隆河接自關渡平原,沿水河右岸達終站淡水站。
輸送淡水港的各項物資至北內地。淡水線現已停,大部分路基改建為現在的北捷運淡水線。
「糖業鐵路」:西元1907年~
日本於西元1900年將現代化製糖工業引進台灣。
西元1906年在橋頭糖廠鋪設台車道,人力、牛車運用甘蔗隔年「臺灣製糖會社」成立全臺第一座新式製廠,
改採用「自築運蔗專用路」的概念,修築以製糖工廠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專用鐵路。
地下一樓
車寮仔聚落的生活
一人推台車,三代都免睏
台車設備
枕木釘、銅凹、車枝仔插座、油櫃、手鑽、千斤頂、騎馬釘、水壺、手搖鈴
台車的車體變化紀錄
圖書區
這裡也有一些相關書籍可以翻閱,但書目不僅僅只有林業跟台車的,也有一些不一樣的!
地下二樓
討論空間
台灣鐵道網的形成有分為交通、木頭、煤礦、蔗糖...,所形成的,
後面幾個的話,很多都改成觀光用途了,
來統整一下烏來景點,像是從最外面排序的話,有烏來吊橋、烏來遊客中心、烏來老街、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攬勝大橋、台車烏來站、溫泉街、台車瀑布站、烏來林業生活館、瀑布3号、勇士廣場、烏來瀑布、雲仙樂園!
★以上親自感受,也歡迎廠商邀約寫稿,聯絡E-mail:lucharger365@gmail.com旅充小日子★
如果喜歡以上內容的話,希望可以幫我們按讚、分享、訂閱!
你們的鼓勵,是最大的原動力,也希望可以做出更多的好作品!